核酸内切酶V 是在 E. coli 中发现的一种 DNA 修复酶。它识别 DNA 中的脱氧次黄嘌呤核苷,即脱氧腺苷的去氨基产物。核酸内切酶 V,也称为脱氧次黄嘌呤核苷 3' 内切酶,识别含脱氧次黄嘌呤核苷 (无论配对与否) 的双链或单链DNA 。也可识别含脱碱基 (AP) 位点或尿素、碱基错配、插入/缺失错配、发夹结构、未配对 loop 环、折叠 flaps 和类 -Y 型结构的 DNA ,但是识别后者的能力不如前者。普遍认为核酸内切酶 V 发挥 DNA 修复功能时,还需另外一种蛋白的存在,因为它不能切除 DNA 上的脱氧次黄苷或受损碱基。
核酸内切酶 V 对错配脱氧次黄嘌呤核苷 3' 端第二个或第三个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,切割第二个磷酸二酯键的效率是 95%,第三个磷酸二酯键的效率是 5%,产生一个 3' 羟基、5' 磷酸的切刻。
来源
重组 E. coli 菌株,克隆有 Endo V 基因和编码麦芽糖结合蛋白(MBP)的基因的融合。融合蛋白纯化后具有生物活性。该蛋白含 223 个氨基酸,分子量为 24.9 kDa。
反应条件
1X NEBuffer 4 [50 mM KAc, 20 mM Tris-Ac, 10 mM Mg(Ac)2 , 1 mM DTT (pH 7.9)]。37℃ 温育。